這天,從香港回台北的班機特別擁擠。
幾年以前一個沒有緣份的女生跟我說過一句話,『你是那種要去四處走走看看才會快樂的人。』這句話這也代表著一件事,她要的是平穩的生活,但是因為我不穩定,所以沒有辦法在一起。
雖然從來也沒有想過要賺大錢作大事,但是也不願意就平平淡淡的過完這一生。只希望在還能走的動的剩餘生命裡,可以有機會到更多的地方,體會更多的人事物。小時候曾經寫過的一個造句,『我希望成為一片雲,因為可以到處飄來飄去。』
匆匆忙忙趕到赤臘角機場,因為距離登機只剩下一個小時,加上沒有事先在網路上訂機位,所以我們一行人就被安插在飛機的各個角落,那時候我還開玩笑的說,沒關係,這樣有豔遇的機率會增加。
拿了手上的機票前往登機門,一路上心裡還在幻想說到底旁邊會遇到什麼樣的正妹。等到候機室的時候還在東張西望,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有趣的人同在這架班機上。由於機位在前面幾排,所以登機的順序是在最後,這樣更有機會可以看看周遭的人。
上了飛機才發現這台飛機比較小,以致於我的位子是在中間四排的第二個,而不是在走道邊,也就是得要塞在中間了。因為我的寬度比較寬,所以如果坐在中間的話,左右兩邊的人都會被我的手臂擠到。也因為如此,每次我都會刻意找走道旁的位子,至少有一隻手臂可以伸到旁邊,也不會太擁擠。
只不過現在沒的選了,就找啊找啊找到了我的位子,看著走道位已經坐了一個老太太,看起來大概六十歲左右的華人,但是不確定她會不會說中文,就比了手勢指了她旁邊的座位,跟她說那是我的位子。但她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我這邊,所以沒有理我。
我就小聲的跟她說,『不好意思,我的位子在妳旁邊。』
她的視線從眼前的報紙慢慢的移往我的身上看了一下,我又比了手勢示意說位子在在旁邊,請她讓一下。
我又接著說,『可不可以跟妳換一下位子,因為我比較寬,』又把手臂往外開了一下,讓她知道我有多寬,『怕坐裡面的話妳會覺得很擠,坐走道的位子我還可以靠旁邊一點。』
她並沒有馬上回答我,也沒有任何的動作,就看到她緩緩的把報紙收起來,用手指比了一下自己說,『我就是要坐在這個位子。』
她又緩緩的把東西移開,慢慢的解開安全帶,因為這時候上機的人還很多,所以我得要移到後面座位的空間等她讓路,要不然我一個人就把走道都塞滿了。轉過身子之後看到了旁邊的空姐在對我微笑,可能因為她覺得我講話很好笑,應該沒有人會說自己很寬吧。
我也對她露出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微笑,畢竟也不能強迫人家換位子,尤其這班飛機非常的滿,想要換其他位子也很難。只好慢慢等這婆婆讓開,我才能夠擠進那超級小的經濟艙座椅。
看到她離開了座位往前之後,我趕緊的從座位間的縫細給擠了進去,因為還是有人陸續的在上機,要是動作不夠快的話很快的走道就塞住了。還好,另一邊是一個很瘦的老外,看起來他應該不會介意我的右手手臂超越了他座位的領空。(也有可能是不敢有意見。)
坐好之後扣上了安全帶,因為怕會過渡擠壓左右兩邊的人,只好把肩膀收緊,至少讓整個人的寬度能夠少個一點點。這個婆婆慢慢的又坐定位之後,又拿起了她原本在看的報紙繼續讀。
可能是她看到我坐在中間有點彆扭,她就對我說,『因為我是老人家,需要一直上廁所,所以坐在走道比較方便,要不然你要一直讓開。』
沒想到就這樣跟這個婆婆聊了起來,她說她是住在印尼的華僑,後來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每年會住在溫哥華跟雅加達各半年,所以每半年她就會搭飛機跨過半個地球一趟。這次因為剛好有朋友在香港邀請她去玩,所以才到香港待了三天,去了很多地方。但是這次沒有買香港直飛溫哥華的機票,而是先到台北轉機。
也是因為這樣的巧合,在剛好的時間,剛好的飛機,剛好的位子,讓我有機會跟她在這短短的一小時的飛機旅程中對話。
她問我,『你看我幾歲?』
因為角度跟空間的關係,頭沒有辦法轉90度過去看,憑著剛剛的印象加上側面的感覺,我說,『大概六十幾歲吧,最多七十歲。』
她用很自豪的用兩支食指交叉跟我說,『還要再加十歲,我今年八十歲了。』
我相信她這時候期待看到我臉上驚訝的表情,為了完整這個故事過程,我就聳聳了眉表示了一下不可思議的樣子說,『哇,那妳好健康,都八十歲了還能夠這樣到處跑。』
她這時候將在胸前雙手交互握住,用禱告的方式說,『這一切都要感謝上帝,』接著上下晃動著握緊的雙手,『賜予我現在健康的身體。』
其實我很驚訝,但是並不是驚訝她已經八十歲,而是她所做的事,名詞不重要,動詞才厲害。因為年屆八十歲之後,還可以也願意這樣在世界上跑來跑去,並且還是一個人四處趴趴走,這真的是很難得的一件事。
她說她的老公已經過世了幾年,她的孩子在雅加達,孫子在溫哥華。平常在溫哥華的時候也都是自己一個人住,因為孫子孫女都沒有跟她住。她說,『這些年輕人都不想跟老人一起,不要也好,我自己一個人落的輕鬆,也不用負照顧他們的責任。』
我就同意的點點頭說,『嗯嗯。』本來還在等待她繼續說她的故事,這時候她就突然想到一件事問我,『你今年幾歲?』
『今年快要35歲了,』我還沒說完。她說,『那你跟我孫子差不多大了,他今年29歲。』緊接著又問,『你結婚了沒有?』
好像每個(華人)長輩都很喜歡問這樣的問題。我說,『還沒有。』幾乎每個有點年紀的長輩都問過我結婚了沒。
她緊接著又問,『那你有沒有女朋友?』我說,『也沒有啊』逗點都還沒有點下去,她又說,『怎麼可能沒有?』
我說,『因為現在沒有錢啊,要賺錢比較重要,沒有經濟基礎的話,女朋友都會不見。』當然是用點比較哀戚的語氣說。
她也用認同的語氣說她以前跟她老公如何一起努力,後來有了點錢移民到加拿大,到現在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孫子女也都長大,現在她就很輕鬆自在。
這時候剛剛在旁邊微笑的空姐在旁邊經過,看到我們一老一少竟然就這樣聊了起來,用眼神跟我示意了一下就離開了,可能她也沒想到我還能繼續哈拉這麼久。
問完了有沒有老婆之後,下一個要問啥大概也不難猜,就問我現在在做什麼工作,我說『現在是自己開公司在賣茶葉。』我也沒有做太多解釋,畢竟瑪黛茶是個很難在短時間解釋完的東西,就簡單的說在賣茶葉就好。
就這樣東扯西扯的講了好久,她會五種語言,印尼文,中文,廣東話,潮洲話,還有簡單的英文。會這些語言讓她很方便可以到處走,她又一直跟我強調健康很重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辦法去做任何的事情,這時候她又會很自然的加上一句,『感謝上帝。』
我雖然沒有信任何教(我相信這世上有一種力量在平衡一切,但這力量並不能被狹隘的稱為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那些有堅定信仰的人,他們的生命會比較有目標,因為會有一股信念能夠一直成為動力。
講著講著我累了,想度估一下,她可能也講累了,就中斷了彼此的哈拉進度。過了沒多久空姐們就推著車要送餐,因為我們是坐在很前面的位子,所以會先拿到食物。這時候她就像老奶奶在叮嚀孫子一樣,在我面前的折疊桌輕輕點了兩下,提醒我要把桌子拉下來。
台北到香港的航程很短,所以食物的份量跟內容也不是太讓人能期待,打開了鋁箔蓋看到的主菜是兩片大片的泰式魚板,雖然說是大片的,但是也是用一口就能夠解決的份量。沒有三兩下,整個飯盒都被我清掃乾淨。
旁邊的婆婆幾乎都還沒開動,她從袋子裡慢慢的拿出了一袋剩下四五片的全麥土司和一包拆過的港式餡餅,可能她看到我的尺寸跟飯盒的比例差距太大,就問我,『要不要吃全麥土司?』
當然,我怎麼可能好意思拿她的東西來吃,我就說,『不用不用,妳吃就好。』雖然是聊了一堆,但是還沒有熟到那種程度。(因為從小被教導不可以吃陌生人給的食物。雖然我不是女生不用怕昏倒,但是也是有吃完會落賽的風險。)
她又問我,『那你要不要試試看餡餅?它很好吃。』我本來打算再拒絕一次,但是她很有效率的直接塞到我面前,這時候我知道,如果再拒絕的話就是不給面子。所以就拿了一個跟她說聲謝謝。
接下來她用叉子從飯盒中叉走了一個泰式魚板,然後跟我說,『我吃不了這麼多,這一個我沒有碰到,給你吃。』我都已經拿了人家一個餡餅,實在也找不到什麼理由去拒絕這個魚板。所以我就很識相的叉走了另一個剩下的魚板,再一次說了聲謝謝。
當然,這還是一樣一口消滅。她還是繼續吃著她的全麥土司,然後跟我說,她平常就吃這些土司,也已經很習慣了。她的整個飯盒也沒有吃了太多東西,大概還剩下一半。沒多久她又把剛剛剩下的餡餅通通都塞給我,比了個拿去拿去的手勢說,『通通都拿去吃。』
我應該是沒有顯現出很餓的表情才對,但是她都這麼簡單直接有效率的把餡餅都塞過來了,再把它推回去也不好啊。只好說,『那等等再分給我朋友一起吃。』再一次說了謝謝。
她可真的把我當成她孫子一樣看待了。看我這麼大一隻,卻沒有啥東西可以吃,就很自然的把她的食物分過來。也許是她天性就很願意分享,或許是一開始的對話就把彼此之間的冰塊給融化。如果她原本就是坐在中間,很有可能直到下了飛機也不會看到一眼,因為我跟右邊的老外一點交集也沒有產生。
其實我一點也不會羨慕她能夠活到八十歲,但是真的很欽佩她能夠在這麼在人生最後的幾哩路上還可以一直過著自在的生活。不但沒有成為別人的負擔,反而還能夠照顧周圍的人。可能真的要歸功於她所一直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感謝上帝賜予我健康。』
吃飽喝足之後,空姐很迅速的把餐盤都收回去,這時候她跟我說,『我有糖尿病已經二十年了,吃的東西也不多,一直都很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沒有了健康什麼都沒有了。』
我用很認同的口吻說,『是啊,這個我很清楚。因為我甲狀腺也壞十幾年,修也修不好。』這時候心裡也同步的OS,這也是我當初會接觸到瑪黛茶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已經失去了健康,所以才去尋找能夠修補的方法。雖然修不好主因,但是至少可以修好其他的附加狀況。
就這樣東扯西扯之後,她說她等等還要在台北等兩個小時轉機,雖然她有很多朋友在台灣,可是這次要直接飛回去溫哥華,所以就不停留了。我保持著微笑的表情說,『祝妳一路順風!』她也很開心的說,『謝謝你的祝福!』
很快的一個小時又十分鐘的行程就要結束,飛機在降落的時候因為氣壓變化造成耳鳴,也沒有辦法再多聊下去。回想起這幾十分鐘的對話,讓人有很多的感觸。雖然這一路上沒有正妹相陪,但是卻也讓我的想法多了幾分衝擊。
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機會遇見,就算有機會再碰到,可能也很難再想起來彼此的長相,雖然是短暫的緣分,但是對我確有深刻的影響。
不曉得這一生能不能活到八十歲,但是我知道只要還能動的一天,我也要跟這老奶奶一樣四處趴趴走。佛教有一句話說,『等待是無止盡的地獄。』而等待死亡的過程更是人間煉獄。不管剩下的時間還有多久,我都要當那一片雲,到處飄來飄去直到消逝。
出了飛機後慢慢的走到了登機門,我跟她說,『我朋友在後面,在這裡等他們一下。』她微笑的看著我點了點頭,舉起了右手揮動著說,『再見再見』(沒有加上句點,因為本來就不應該有句點。)我看著她的背影慢慢的進入了四周圍的人群。
離開登機口的時候我用著很得意的口吻跟同行的朋友說,『幹,有豔遇耶,』然後再放低音量,『只不過對方八十歲了。』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0044] 因為這樣,所以沒有經銷商
It is very easy to find a business partner,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a friend.
這一輩子一直相信著緣分,每個人會彼此相遇相識,在冥冥之中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羈絆與連結,無論對方是在何處,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識。
南美洲對我來說只是地圖上的另一個角落,對它並不熟悉也並不瞭解,尤其對於足球沒有興趣,對西班牙文也毫無概念,只知道它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要跟這個地方產生連結的機會,微乎其微。
這個世界上有生產瑪黛茶的公司何其多,光是在阿根廷有網站的就可以找到數十家,更何況還有不少是沒有E化的公司,再加上在南美洲的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到底有多少也實在不清楚。只不過到後來能夠跟 Las Marias 搭上線,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連結。
更加有趣的是,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曾經與他們聯繫過,也希望能夠引進瑪黛茶銷售,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把它當作一回事,所以一直沒有出現可以讓他們印上經銷商的公司出現。然後就在剛剛好的時間出現了我這個攪局的人,搞了一年多以來到現在,建立了彼此的互信,這一切除了緣分能解釋以外,大概還是只有緣分。(也是因為跟鈔票的緣分不夠,所以一直都沒有中樂透。)
過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到更有意思的事,那一開始接觸的老外其實個性跟我有點接近,做生意真的就是做一個『爽』字,說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沒有太多的商業偽裝,沒有複雜的繁文縟節,討厭拘泥的世俗觀念,隨性隨和但不隨便,有個性但不執著,尤其是上一次見了面之後,更是深深的有這樣感受,真的好有共鳴。
兩個人要能夠哈拉的起來,真的要有某些部分能夠相契合,但是若真有這緣分可以哈拉的起來,語言的隔閡反倒是一個次要的障礙。我不會西班牙文,對方也不會中文,彼此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來五四三。我告訴他所有的想法跟預計的作法,他告訴我他的經驗跟可能的建議,就這樣來來回回也不知道多少封信。
就是因為有這更深一層的接觸,讓人更覺得不能辜負對方的期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我最後失敗了,也不能留下殘局給對方。Taragui, La Merced, Union, Mananita 這些品牌是他們的,也是他們行銷世界市場所用的的主要系列,我不能把這些品牌給毀了。
Brand Perception 品牌的印象一旦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之後,它是很難被改變,也幾乎是不可能被改變。之前在上行銷課的時候,那個來自立陶宛的講師就一直強調這件事情 Brand Repostion is nearly impossible,她說,品牌重新定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她還沒有看過任何品牌重新定位的成功例子。
雖然這些品牌對於台灣的市場來說還是非常陌生,但是只要開始運作,這形象就會在消費者腦海裡沈澱,就像當瑪黛茶被前人定位成減肥茶之後,要改變是何其困難。不過還好,瑪黛茶並不是品牌,是一種茶的名稱,要扭轉還是有機會。但是對於品牌的認知一旦成形,那就無解了。
在沒有任何的形象廣告下,對於品牌最快的認知就是它的價位,就像一堆高山茶根本也沒聽過牌子,但是只要一斤打上6000塊,大概一般人都會覺得它很高級。如果一斤只有200那就直覺的會認為這茶葉屬於次等。
再來就是它的包裝和說明,要怎樣介紹它的差異跟特色就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從去年剛開始直接拿英文跟西班牙文的產品說明來翻譯,到後來慢慢的重新用我能理解的話再說一次,其實這半年一年來,一直都在從你/妳的反應去調整改變我的做法,同樣的產品,但是介紹大概一陣子就會改變一次,因為我也再尋找最適合也最容易理解的說法。我想說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妳懂不懂我在說什麼。
這瑪黛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放在超市架上賣,因為大家對於它還是不瞭解,因為不瞭解就很難從架上放到購物籃裡,必須要像賣金線蓮或石蓮花茶的那種方式,不斷的一再向每個人說明。但是這樣的作法造成的間接成本實在太高,以致於這些茶的最終價位都太高。(一罐竟然要賣一千塊)
但是如果最終價位太高的話,就完全失去了起初我想要引進這瑪黛茶的目的(當然最初只是因為我買不到便宜的瑪黛茶)。所以一開始設定的計畫就是先把最上游的貿易商給切掉,再來就是把下游的經銷商也砍了。我來當進口商,也來當經銷商,這樣才有辦法符合原本的計畫。而且如此一來,才有辦法掌控每一段計畫的施行。
當然局勢跟想法都會改變,計畫也就會跟著調整,以後也許會有經銷商,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老外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話,"I can not find anyone who is really serious in yerba mate. 我找不到任何一個真的把它當一回事的人",絕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想要把它當作產品線的擴充而已。如果有人發瘋了跟我一樣,想要弄一個瑪黛茶專賣店,那我會很樂意合作。
如果我是生產廠商,我也不願意將產品交給一個不愛瑪黛茶的經銷商來銷售,因為他只會把這茶葉當作賺錢產品來賣,而不是真正把它當作是瑪黛茶茶葉。必須要瞭解它,研究它,喜歡它,甚至是愛上它,才有辦法真正的把它當作是一回事。
要不然就會發現經銷商把瑪黛茶跟雜貨擺在一起,甚至只變成買手機的贈品。也許還會發生更慘的狀況,就是如果到最後還是賣不掉,可能會變成垃圾一樣的出清。瑪黛茶沒有這麼好賣,並不是上網拍貼貼圖就能賣,真的是需要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去推去說去解釋去說明瑪黛茶到底是什麼。
一直都很不喜歡一種業務員,那種根本完全不瞭解這產品也想要賣,結果一問三不知就算了,但是口沫橫飛的胡說八道。他唯一知道的部分就是成本跟利潤,每次遇到這種業務就很想把他先打一頓再把他的嘴給縫起來裝進桶子灌水泥再丟到海裡,當然,這只是想像圖而已。
瑪黛茶已經被電台神聖化了很多年,再加上直銷系統的推波助瀾,對它的印象真的已經很錯亂,所以現在更不希望有人拿著我代理的產品拿去胡說八道,因為實在無法想像到底一個不懂瑪黛茶的人要怎樣去介紹瑪黛茶。(有很多大公司的經銷商都還得要考試通過才能賣他們的產品,就是不希望有人去胡說八道。)
我是處女座,所以很龜毛。雖然不敢說對這瑪黛茶真的完全瞭解,但是就算不懂也會想辦法去找到答案,既使這樣的方式進展很慢,但是我很爽。
It is very easy to find a business partner,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a friend. 這句話是我跟老外說的,要找到做生意的伙伴很容易,但是要能當朋友很難。所以每一個計畫每一個想法都牽扯了非常非常多的因素,所有的計畫都可以失敗,但是瑪黛茶的價值跟他們的品牌,不能毀在我的手上。
做生意最多就是 Game Over,但是朋友的緣分是 Last Forever。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這一輩子一直相信著緣分,每個人會彼此相遇相識,在冥冥之中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羈絆與連結,無論對方是在何處,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識。
南美洲對我來說只是地圖上的另一個角落,對它並不熟悉也並不瞭解,尤其對於足球沒有興趣,對西班牙文也毫無概念,只知道它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要跟這個地方產生連結的機會,微乎其微。
這個世界上有生產瑪黛茶的公司何其多,光是在阿根廷有網站的就可以找到數十家,更何況還有不少是沒有E化的公司,再加上在南美洲的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到底有多少也實在不清楚。只不過到後來能夠跟 Las Marias 搭上線,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連結。
更加有趣的是,其實這幾年來很多人曾經與他們聯繫過,也希望能夠引進瑪黛茶銷售,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把它當作一回事,所以一直沒有出現可以讓他們印上經銷商的公司出現。然後就在剛剛好的時間出現了我這個攪局的人,搞了一年多以來到現在,建立了彼此的互信,這一切除了緣分能解釋以外,大概還是只有緣分。(也是因為跟鈔票的緣分不夠,所以一直都沒有中樂透。)
過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到更有意思的事,那一開始接觸的老外其實個性跟我有點接近,做生意真的就是做一個『爽』字,說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沒有太多的商業偽裝,沒有複雜的繁文縟節,討厭拘泥的世俗觀念,隨性隨和但不隨便,有個性但不執著,尤其是上一次見了面之後,更是深深的有這樣感受,真的好有共鳴。
兩個人要能夠哈拉的起來,真的要有某些部分能夠相契合,但是若真有這緣分可以哈拉的起來,語言的隔閡反倒是一個次要的障礙。我不會西班牙文,對方也不會中文,彼此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來五四三。我告訴他所有的想法跟預計的作法,他告訴我他的經驗跟可能的建議,就這樣來來回回也不知道多少封信。
就是因為有這更深一層的接觸,讓人更覺得不能辜負對方的期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我最後失敗了,也不能留下殘局給對方。Taragui, La Merced, Union, Mananita 這些品牌是他們的,也是他們行銷世界市場所用的的主要系列,我不能把這些品牌給毀了。
Brand Perception 品牌的印象一旦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之後,它是很難被改變,也幾乎是不可能被改變。之前在上行銷課的時候,那個來自立陶宛的講師就一直強調這件事情 Brand Repostion is nearly impossible,她說,品牌重新定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她還沒有看過任何品牌重新定位的成功例子。
雖然這些品牌對於台灣的市場來說還是非常陌生,但是只要開始運作,這形象就會在消費者腦海裡沈澱,就像當瑪黛茶被前人定位成減肥茶之後,要改變是何其困難。不過還好,瑪黛茶並不是品牌,是一種茶的名稱,要扭轉還是有機會。但是對於品牌的認知一旦成形,那就無解了。
在沒有任何的形象廣告下,對於品牌最快的認知就是它的價位,就像一堆高山茶根本也沒聽過牌子,但是只要一斤打上6000塊,大概一般人都會覺得它很高級。如果一斤只有200那就直覺的會認為這茶葉屬於次等。
再來就是它的包裝和說明,要怎樣介紹它的差異跟特色就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從去年剛開始直接拿英文跟西班牙文的產品說明來翻譯,到後來慢慢的重新用我能理解的話再說一次,其實這半年一年來,一直都在從你/妳的反應去調整改變我的做法,同樣的產品,但是介紹大概一陣子就會改變一次,因為我也再尋找最適合也最容易理解的說法。我想說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妳懂不懂我在說什麼。
這瑪黛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放在超市架上賣,因為大家對於它還是不瞭解,因為不瞭解就很難從架上放到購物籃裡,必須要像賣金線蓮或石蓮花茶的那種方式,不斷的一再向每個人說明。但是這樣的作法造成的間接成本實在太高,以致於這些茶的最終價位都太高。(一罐竟然要賣一千塊)
但是如果最終價位太高的話,就完全失去了起初我想要引進這瑪黛茶的目的(當然最初只是因為我買不到便宜的瑪黛茶)。所以一開始設定的計畫就是先把最上游的貿易商給切掉,再來就是把下游的經銷商也砍了。我來當進口商,也來當經銷商,這樣才有辦法符合原本的計畫。而且如此一來,才有辦法掌控每一段計畫的施行。
當然局勢跟想法都會改變,計畫也就會跟著調整,以後也許會有經銷商,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老外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話,"I can not find anyone who is really serious in yerba mate. 我找不到任何一個真的把它當一回事的人",絕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想要把它當作產品線的擴充而已。如果有人發瘋了跟我一樣,想要弄一個瑪黛茶專賣店,那我會很樂意合作。
如果我是生產廠商,我也不願意將產品交給一個不愛瑪黛茶的經銷商來銷售,因為他只會把這茶葉當作賺錢產品來賣,而不是真正把它當作是瑪黛茶茶葉。必須要瞭解它,研究它,喜歡它,甚至是愛上它,才有辦法真正的把它當作是一回事。
要不然就會發現經銷商把瑪黛茶跟雜貨擺在一起,甚至只變成買手機的贈品。也許還會發生更慘的狀況,就是如果到最後還是賣不掉,可能會變成垃圾一樣的出清。瑪黛茶沒有這麼好賣,並不是上網拍貼貼圖就能賣,真的是需要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去推去說去解釋去說明瑪黛茶到底是什麼。
一直都很不喜歡一種業務員,那種根本完全不瞭解這產品也想要賣,結果一問三不知就算了,但是口沫橫飛的胡說八道。他唯一知道的部分就是成本跟利潤,每次遇到這種業務就很想把他先打一頓再把他的嘴給縫起來裝進桶子灌水泥再丟到海裡,當然,這只是想像圖而已。
瑪黛茶已經被電台神聖化了很多年,再加上直銷系統的推波助瀾,對它的印象真的已經很錯亂,所以現在更不希望有人拿著我代理的產品拿去胡說八道,因為實在無法想像到底一個不懂瑪黛茶的人要怎樣去介紹瑪黛茶。(有很多大公司的經銷商都還得要考試通過才能賣他們的產品,就是不希望有人去胡說八道。)
我是處女座,所以很龜毛。雖然不敢說對這瑪黛茶真的完全瞭解,但是就算不懂也會想辦法去找到答案,既使這樣的方式進展很慢,但是我很爽。
It is very easy to find a business partner,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a friend. 這句話是我跟老外說的,要找到做生意的伙伴很容易,但是要能當朋友很難。所以每一個計畫每一個想法都牽扯了非常非常多的因素,所有的計畫都可以失敗,但是瑪黛茶的價值跟他們的品牌,不能毀在我的手上。
做生意最多就是 Game Over,但是朋友的緣分是 Last Forever。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0043] 擴點,續約,應該還不會倒。
最近首頁版面又換了新的DM,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又要上新的格子趣分店。看到圖面上被模糊掉的地方,就是即將要上架的這幾間店。但是現在還沒有完成這整個程序,所以先打馬賽克。預計下個星期四月底以前就可以全部完成上架的作業。
這次和第一次實驗的方式不同,上一次是上5間店,但是每一間都是三格A格。那時候的目的是為了以大版面來創造廣告效果。讓人很容易一眼就看到廣告招牌(如果你有去格子趣分店看過的話),118*50CM的面積真的是很顯眼。就算不想看也會不小心看到。
實驗的結果其實並不是很成功,或者說算是很失敗。投下去的本錢並沒有回收回來,三個月的營業額還沒有辦法付這五間店的租金,多慘。
主要的原因其實自己有分析過,大概是因為
1, 據點太少,而且都集中在台北,甚至東區還放了兩間。
2, 格位太多,造成每一間的租金非常的高,而營業額無法彌補。
3, 產品太多,雖然看起來很壯觀,但是會讓消費者產生難以選擇的狀態。
4, 介紹太少,店員都是一問三不知,實在很難把每個人都教育訓練過。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主因,瑪黛茶真的本來就很難賣,畢竟消費者對這產品的熟悉度還是太低,其他有在經營瑪黛茶的公司都還有再經營別的產品,瑪黛茶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我這小公司只有這產品了,這產品做不起來的話,那就會像保齡球全倒一樣了。
在很難賣的狀況下還分出這麼多的產品線,讓所有人都更難懂。這其實就是上一個實驗失敗的主因。這些其實都是花學費學來的,沒有實驗過,也不會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綜合了以上的問題點所在,所以之前就先撤掉了東區地下街店,和東湖店的點。因為東區只留了一間微風店,而東湖店的價位實在太高,不得不撤。
在全台灣各地方設新的點,根據之前的顧客分析選擇了一些地方,總共選了七間。除了台北火車站附近多增加一間以外,桃園找了兩個點,新竹,宜蘭,台中,高雄,都各找了一個點。
其它的地方不是不找據點,而是因為子彈有限,必須得要省著點用。畢竟這次也是在實驗,而且這次不可以再像上次一樣這麼悽慘的結果。等到有結果之後再繼續下一次的擴點。
這七間只租一格A格,而且只放兩種產品,Taragui 原味和 Union 原味。因為大部分的人其實還是沒有喝過瑪黛茶,原味還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一個比較濃,一個比較淡,這樣又可以剛好達成有選擇的效果。
(人真的很奇怪,當沒有選擇的時候又會很希望可以有別的選擇,但是當太多選擇的時候,又會懶得去選擇。這跟交男女朋友真是一模一樣的道理啊。)
這次的DM做的比較大張,滿版A4。上次做的A5太小,會讓有點年紀的眼睛看的很累。而且上次是自己做的,品質不好,這次是請專業的做的,品質好多了。
希望這一次的實驗可以比較成功一點,至少四月底前全台會有11個點可以看的到。希望三個月後,可以再繼續增加新的點,而不是越刪越少。瑪黛茶現在最需要的其實就是更多的曝光,讓更多人知道這產品。
去年的 4/20 跟 Yahoo Super Mall 簽了合約,很快的一年就到了,又得要續約,然後要付一年三萬六的租金。上個月已經決定不想再繼續放在超級商城上,因為效果並不好,尤其是當它跟拍賣分流之後。而且超級商城的茶葉類店家少之又少,不像PCHOME有一大堆。
結果,昨天又刷了三萬六的租金下去。唉,好痛啊。本來已經打算撤退了,但是想想如果以一個月三千塊的廣告來看的話,其實是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以通常廣告的點擊費用來算的話,一個點擊5塊,一個月點擊只要超過600次,這三千塊的租金就有價值了。
不可諱言的是台灣 YAHOO 就是靠流量在賺錢的,畢竟他們是入口網站。他們不是靠行銷,也不是靠業務,就是靠它全台灣流量最大的網路水管。其實我很清楚,現階段要做的唯一目標,就是讓更多人看的到瑪黛茶。而且網路廣告是相當相當的貴,這三千塊如果拿去買首頁點擊,不用半天就結束了。
而且像我這種小小喀的小小店,根本也不會理我(PCHOME的人對我比較友善,真的,還可以容忍我用他們的電子報亂虎爛。),因為這世界是現實的,如果沒有讓他們賺到足夠的趴數,我就會像是百貨公司裡那種被擺在安全門旁邊的小花車,自己看著辦。(尤其現在又多說了一些壞話。遲早被冰起來。)
不過持平而論,去年 Yahoo 購物通消失, Yahoo 超級商城真的是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況下就開了,一開始也是找了拍賣裡的重點賣家來經營,而當時 Yahoo 超級商城還沒有從拍賣的經營模式分離出來。
(畢竟 PCHOME 商店街已經跌跌撞撞了好幾年,剛開的時候還常上新聞,但是也已經摸索出他們自己的一條路。大家都在從錯誤中學習。)
那時候會看到一些很有趣但也很弔詭的現象,一些賣女裝的賣家同時有拍賣的店也有超級商城的店,裡面還註明刷卡在商城這裡,匯款在拍賣那裡。而且Yahoo 的輕鬆付帳戶也沒有辦法在超級商城裡使用,而且到現在也不行。
到了去年十一月才開始分流,想要走不一樣的模式,但是雖然程式操作模式改變了,但是其中經營的人的想法還是沒有變啊。
如果以一個大型 Shopping Center 購物中心來比擬的話,Yahoo 或露天拍賣就像建築物外面的攤販,什麼都有什麼都賣。PCHOME 購物或者Yahoo購物就像購物中心裡的百貨公司,產品集中單一窗口。而 PCHOME商店街或 Yahoo超級商城就像是裡面的各個小型商店,每個產品各有特色。
商店街跟拍賣真的已經是不同領域跟層次了,拍賣的攤位是隨時來擺攤,隨時可以落跑,所以這攤販管理處要緊盯著這些攤販不要讓他們私下交易,因為會抽不到錢。
但是如果已經都願意去租這個購物城的店面,自然就不會像攤販一樣落跑,而且錢都是被集中收走,跑也跑不了。以我是商家的角度來說,如果這個購物城做的很好,我會非常樂意的付該的抽成,因為可以省下很多的人力精神跟成本。
因為你的商城讓我的產品適合的銷售管道,而因為我的產品增加了你商城的多樣性,這是一個彼此互助彼此尊重的合作方式。
我很樂意付給 PCHOME Store,因為看的見他們的努力。但是我跟 Yahoo Super Mall 續約的心態,竟然是注重在廣告效益上,而且,只有我一間店家是這樣想的嗎?
寫這些東西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臭幹什麼,我當然會希望 Yahoo 超級商城做得很好,畢竟我這間小店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可能希望這個商城一直都鳥鳥的,而且當更多商家願意進駐的時候,這樣行銷才會更有力道。
有人會聽我說嗎? 不知道,我只是小小小小喀而已,自己會去找角落蹲好。
常有人跟我說叫我不能倒,因為我倒了的話,就少了一個瑪黛茶專賣店了。既使不敢說賣的價錢很便宜,但是至少都還在合理範圍內。這就是當初開這公司的目的。(而且,我真的很認真,雖然常常偷懶。)
很感謝那些想要教我怎樣做茶葉生意的人,但是我真的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知道該做什麼,只是有很多時候不是不做,而是每一步都得要詳細規劃才能作,因為鈔票資源真的很有限。如果萬一燒乾的話,那我只能冒黑煙了。
現在在做的每一個計畫,都只是為了要 Survive 存活下來而已,距離賺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雖然這公司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每次寫到熟悉的收件人姓名時(就是有買兩次以上的,我真的都記得起來),心裡其實是蠻開心的,因為 I am not alone。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這次和第一次實驗的方式不同,上一次是上5間店,但是每一間都是三格A格。那時候的目的是為了以大版面來創造廣告效果。讓人很容易一眼就看到廣告招牌(如果你有去格子趣分店看過的話),118*50CM的面積真的是很顯眼。就算不想看也會不小心看到。
實驗的結果其實並不是很成功,或者說算是很失敗。投下去的本錢並沒有回收回來,三個月的營業額還沒有辦法付這五間店的租金,多慘。
主要的原因其實自己有分析過,大概是因為
1, 據點太少,而且都集中在台北,甚至東區還放了兩間。
2, 格位太多,造成每一間的租金非常的高,而營業額無法彌補。
3, 產品太多,雖然看起來很壯觀,但是會讓消費者產生難以選擇的狀態。
4, 介紹太少,店員都是一問三不知,實在很難把每個人都教育訓練過。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主因,瑪黛茶真的本來就很難賣,畢竟消費者對這產品的熟悉度還是太低,其他有在經營瑪黛茶的公司都還有再經營別的產品,瑪黛茶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我這小公司只有這產品了,這產品做不起來的話,那就會像保齡球全倒一樣了。
在很難賣的狀況下還分出這麼多的產品線,讓所有人都更難懂。這其實就是上一個實驗失敗的主因。這些其實都是花學費學來的,沒有實驗過,也不會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綜合了以上的問題點所在,所以之前就先撤掉了東區地下街店,和東湖店的點。因為東區只留了一間微風店,而東湖店的價位實在太高,不得不撤。
在全台灣各地方設新的點,根據之前的顧客分析選擇了一些地方,總共選了七間。除了台北火車站附近多增加一間以外,桃園找了兩個點,新竹,宜蘭,台中,高雄,都各找了一個點。
其它的地方不是不找據點,而是因為子彈有限,必須得要省著點用。畢竟這次也是在實驗,而且這次不可以再像上次一樣這麼悽慘的結果。等到有結果之後再繼續下一次的擴點。
這七間只租一格A格,而且只放兩種產品,Taragui 原味和 Union 原味。因為大部分的人其實還是沒有喝過瑪黛茶,原味還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一個比較濃,一個比較淡,這樣又可以剛好達成有選擇的效果。
(人真的很奇怪,當沒有選擇的時候又會很希望可以有別的選擇,但是當太多選擇的時候,又會懶得去選擇。這跟交男女朋友真是一模一樣的道理啊。)
這次的DM做的比較大張,滿版A4。上次做的A5太小,會讓有點年紀的眼睛看的很累。而且上次是自己做的,品質不好,這次是請專業的做的,品質好多了。
希望這一次的實驗可以比較成功一點,至少四月底前全台會有11個點可以看的到。希望三個月後,可以再繼續增加新的點,而不是越刪越少。瑪黛茶現在最需要的其實就是更多的曝光,讓更多人知道這產品。
去年的 4/20 跟 Yahoo Super Mall 簽了合約,很快的一年就到了,又得要續約,然後要付一年三萬六的租金。上個月已經決定不想再繼續放在超級商城上,因為效果並不好,尤其是當它跟拍賣分流之後。而且超級商城的茶葉類店家少之又少,不像PCHOME有一大堆。
結果,昨天又刷了三萬六的租金下去。唉,好痛啊。本來已經打算撤退了,但是想想如果以一個月三千塊的廣告來看的話,其實是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以通常廣告的點擊費用來算的話,一個點擊5塊,一個月點擊只要超過600次,這三千塊的租金就有價值了。
不可諱言的是台灣 YAHOO 就是靠流量在賺錢的,畢竟他們是入口網站。他們不是靠行銷,也不是靠業務,就是靠它全台灣流量最大的網路水管。其實我很清楚,現階段要做的唯一目標,就是讓更多人看的到瑪黛茶。而且網路廣告是相當相當的貴,這三千塊如果拿去買首頁點擊,不用半天就結束了。
而且像我這種小小喀的小小店,根本也不會理我(PCHOME的人對我比較友善,真的,還可以容忍我用他們的電子報亂虎爛。),因為這世界是現實的,如果沒有讓他們賺到足夠的趴數,我就會像是百貨公司裡那種被擺在安全門旁邊的小花車,自己看著辦。(尤其現在又多說了一些壞話。遲早被冰起來。)
不過持平而論,去年 Yahoo 購物通消失, Yahoo 超級商城真的是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況下就開了,一開始也是找了拍賣裡的重點賣家來經營,而當時 Yahoo 超級商城還沒有從拍賣的經營模式分離出來。
(畢竟 PCHOME 商店街已經跌跌撞撞了好幾年,剛開的時候還常上新聞,但是也已經摸索出他們自己的一條路。大家都在從錯誤中學習。)
那時候會看到一些很有趣但也很弔詭的現象,一些賣女裝的賣家同時有拍賣的店也有超級商城的店,裡面還註明刷卡在商城這裡,匯款在拍賣那裡。而且Yahoo 的輕鬆付帳戶也沒有辦法在超級商城裡使用,而且到現在也不行。
到了去年十一月才開始分流,想要走不一樣的模式,但是雖然程式操作模式改變了,但是其中經營的人的想法還是沒有變啊。
如果以一個大型 Shopping Center 購物中心來比擬的話,Yahoo 或露天拍賣就像建築物外面的攤販,什麼都有什麼都賣。PCHOME 購物或者Yahoo購物就像購物中心裡的百貨公司,產品集中單一窗口。而 PCHOME商店街或 Yahoo超級商城就像是裡面的各個小型商店,每個產品各有特色。
商店街跟拍賣真的已經是不同領域跟層次了,拍賣的攤位是隨時來擺攤,隨時可以落跑,所以這攤販管理處要緊盯著這些攤販不要讓他們私下交易,因為會抽不到錢。
但是如果已經都願意去租這個購物城的店面,自然就不會像攤販一樣落跑,而且錢都是被集中收走,跑也跑不了。以我是商家的角度來說,如果這個購物城做的很好,我會非常樂意的付該的抽成,因為可以省下很多的人力精神跟成本。
因為你的商城讓我的產品適合的銷售管道,而因為我的產品增加了你商城的多樣性,這是一個彼此互助彼此尊重的合作方式。
我很樂意付給 PCHOME Store,因為看的見他們的努力。但是我跟 Yahoo Super Mall 續約的心態,竟然是注重在廣告效益上,而且,只有我一間店家是這樣想的嗎?
寫這些東西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臭幹什麼,我當然會希望 Yahoo 超級商城做得很好,畢竟我這間小店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可能希望這個商城一直都鳥鳥的,而且當更多商家願意進駐的時候,這樣行銷才會更有力道。
有人會聽我說嗎? 不知道,我只是小小小小喀而已,自己會去找角落蹲好。
常有人跟我說叫我不能倒,因為我倒了的話,就少了一個瑪黛茶專賣店了。既使不敢說賣的價錢很便宜,但是至少都還在合理範圍內。這就是當初開這公司的目的。(而且,我真的很認真,雖然常常偷懶。)
很感謝那些想要教我怎樣做茶葉生意的人,但是我真的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知道該做什麼,只是有很多時候不是不做,而是每一步都得要詳細規劃才能作,因為鈔票資源真的很有限。如果萬一燒乾的話,那我只能冒黑煙了。
現在在做的每一個計畫,都只是為了要 Survive 存活下來而已,距離賺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雖然這公司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每次寫到熟悉的收件人姓名時(就是有買兩次以上的,我真的都記得起來),心裡其實是蠻開心的,因為 I am not alone。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0042] Chamomile 洋甘菊 - The Plant's Physician 植物的醫生
Flickr上 CC授權的照片
廣為眾人所熟知的歐洲洋甘菊 Chamomile or Camomile (兩種拼法都是正確的) ,還有我們亞洲人很愛用的菊花 Chrysanthemum,這兩種花其實是不一樣的,雖然它們有親戚關係,同樣都是在菊目菊科分類之下,但是卻是不同屬。
Manzanilla 是西班牙文
最常見的歐洲洋甘菊有兩種,德國洋甘菊Chamomile German (Matricaria recutita) 和羅馬洋甘菊 Chamomile Roman (Anthemis nobilis),其實通通都叫做 Chamomile,因為實在也是太接近了,就連特性也是很接近。通常被拿來當作花草茶的是德國洋甘菊的品種。但是也有羅馬洋甘菊的花草茶,只是不大容易從包裝上分辨。
Chamomile 洋甘菊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屬: (Matricaria) , (Anthemis)
種: 德國洋甘菊(M. recutita), 羅馬洋甘菊(A. Nobilis)
Chrysanthemum 菊花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 菊屬 Chrysanthemum
種: 菊種 C. ~ (約30種)
洋甘菊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種植物是從西方傳入,所以才會有一個『洋』,就像洋芋,它的風味跟菊花其實並不相同,雖然同樣都是香氣逼人,但是整個味道跟口感還是有不小的差異。(既使妳不喜歡菊花,但不見得會討厭洋甘菊唷)
Camomile, Chamomile 這兩種英文拼法都是正確的,你可能會在不同公司的產品看到不同的名字,但是他們都是一樣的洋甘菊。
洋甘菊是最古老的藥草
洋甘菊的使用歷史已經有數千年,古埃及時代就已經被人類所利用。最早有紀錄的醫書(1550 BC) Ebers medical payrus, 就有紀錄,古埃及人將洋甘菊視為 Ra 太陽神所賜予的禮物,並且將它列為最神聖的藥草,並將它當作治療 'Ague' 急性發熱的一種治療方法。當他們走到人生的盡頭時,也會使用洋甘菊作為對屍體防腐的方法,以迎接生命的最後一段路。
它也是非常古老的染髮劑,維京人會將它的汁液拿來洗頭,當作染成金(淡色)髮的染髮劑,可以讓頭髮更加閃閃發光。
西班牙人將它稱做 Manzanilla (西班牙文的蘋果是 Manzana) ,意思是 Little Apple 小蘋果。因為洋甘菊的香氣類似青蘋果。
而英文的 Chamomile 這個字就跟希臘人有關了,洋甘菊的希臘文為 chamaimēlon, 其中 chamai = ground, mēlon = apple, 含意為地上的蘋果。
在中古時期的盎格魯薩克遜人(現在的英國人)他們將洋甘菊也視為寶物,列在 Nine Sacred Herbs 九聖藥之一。它被稱為 Maythen。它被廣泛用於治療失眠,頭痛,腸胃脹氣,消化不良,皮膚疾病,痛風和風濕病。
在那時候,洋甘菊同時用來釀酒的材料之一,它被用來製造啤酒中苦味。但是直到啤酒花的出現,它的地位才被取代。
黑暗時期的教士擁有的不只是權力,同時也擁有著知識。當然醫療草藥的記載也是由他們所維護編寫,當時就記載了一些羅馬洋甘菊Anthemis nobilis 的一些介紹。
洋甘菊有相當多的變種,其中有一種變種稱為 Trenague,它通常被拿來作為芳香的來源,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教士發現它具有特殊的效果,它竟然能夠治癒附近周圍的植物,甚至是完全復原,所以給了它一個名稱 The Plant's Physician 植物的醫生。
在中古時期的歐洲,洋甘菊幾乎已經被當作『萬靈丹』,它可以治療的疾病實在是太多種。(這原因可能也因為它的變種數量很多)
十七世紀之後由於印刷術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這些草藥資料,但也因為如此,簡單的錯誤就會造成非常多的誤解。事實上Chamomile的表兄弟姊妹(變種)非常非常的多,但是通常都只代表其中兩種品種 Matricaria recutita (Chamomile German) 德國洋甘菊 以及 Anthemis nobilis (Chamomile Roman) 羅馬洋甘菊,其他的都當作是野花了。
當時十七世紀,由一個英國草藥研究者 Nicholas Culpeper 所記載的洋甘菊,它可以被用來輔助治療包括發熱,黃疸,疼痛,腎結石,促進月經。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維護的資料 MedlinePlus 當中記載了洋甘菊,它在傳統醫學中可以在上百種的疾病和症狀中使用,但是重點是,大部分都沒有經由現代科學重新檢驗過。
如同許多的傳統藥草一樣(不論中西),雖然傳統藥方記載著許多種療效跟治療方法,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療效都有經過現代科學檢驗過,有的是真的有效果,但也有的只是湊巧,既使到現在陸陸續續都還有新的研究去驗證傳統醫學的記載。
(只是中醫在沒有任何現今科學檢驗下,也用了好幾千年,包括許多歐洲傳統藥草療法也是。)
所謂的效果只能當作參考,千萬不能當作藥方。有病還是要看醫生。
不過有一個可以確定的是,洋甘菊所做的花草茶,真的是蠻好喝的。引用一段原廠所提供的介紹 Chamomile: Delicious flavor with digestive and relaxing properties.
Summary 總結 (好像也要加上這段才能結束)
Chamomile or Camomile 都是正確拼法
洋甘菊Camomile 跟我們熟知的菊花 Chrysanthemum不一樣
主要是指 德國洋甘菊 和 羅馬洋甘菊 (雖然它有相當多的變種)
洋甘菊是使用最久也最廣的歐洲傳統藥草(包括各種不同用法)
雖然傳統藥草文獻記載了相當多的療效,但是只有少數被近代科學驗證
洋甘菊是相當溫和的花草茶,它並不會造成太多的刺激,混合著瑪黛茶並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狀況,反而會讓口感稍微厚重的瑪黛茶多了一些溫和點綴效果。
然後... Reference 參考資料也是太多了,我好懶不想整理,所以不列了。
最近老闆我比較用功,會慢慢的把所有產品的相關資料整理出來,然後最後會做成完整的電子書,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些東西。
真的,我真的不是商人。我是閒人,吃飽太閒的人。
歡迎引用,請註明來源。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0041] Linden 菩提樹 - The Tree of Lovers 情人之樹
Flickr 上CC授權的照片
Tilo / Linden (Tilia x eruopaea = Tilia cordata * Tilia platyphyllos )
這 Linden 要念做,拎等。重音在前面,i 發 [I] 的音。
這菩提葉雖然比波爾多葉要常見,但是在台灣的花草茶世界裡一樣還是比較不好找。需要去一些比較專門賣花草茶的店才比較有機會買的到。
中文的菩提葉有兩種,一種是 Tilo/Linden Tree,另一種就是 Bodhi Tree 佛祖成佛的菩提樹,這兩種是完全不相干的植物。雖然翻譯出來都是菩提葉。
◆Linden Tree 椴樹/菩提樹
Eukarya 真核域 /
Plantae 植物界 /
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門 /
Magnoliopside 雙子葉植物綱 /
Malvales 錦葵目 /
Malvaceae 錦葵科/ Tiloideae 椴樹亞科/
Tilla 椴樹屬
Tilia * 椴數種 (約有三十種)
◆ Bodhi Tree 菩提樹
Eukarya 真核域 /
Plantae 植物界 /
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門 /
Magnoliopside 雙子葉植物綱 /
Rosales 薔薇目/
Moraceae 桑科/
Ficus 榕屬/
F. religiosa 菩提樹種
很巧的是,這兩種樹很剛好的都是常常作為城市裡行道樹的樹種。而且兩種樹木的葉子跟果實還有花,都同樣被拿來當作藥草使用。
以下講的菩提樹都是 Linden Tree ,跟佛陀或者六祖慧能無關唷。
在德國柏林有一條著名的 Unter den Linden 菩提樹下大街,這裡的菩提樹其實指的是 Linden 椴樹。 這裡也是有點知名度的觀光景點。
詳細資料可以點選這裡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F%A9%E6%8F%90%E6%A8%B9%E4%B8%8B%E5%A4%A7%E8%A1%97
舒伯特有一個著名的曲子叫做Der Lindenbaum《菩提樹》其中指的也是 Linden Tree 椴樹。如果你有小學畢業的話,一定對這首歌有印象,
井旁邊大門前面有一棵菩提樹,我曾在樹蔭底下做過甜夢無數 ....
德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cfn-OdGuTo
中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6xYv7kvNaM
日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uDspemuoUQ
到底為什麼 Linden, Bodhi 都同樣被翻譯成菩提葉,就實在是有點不可考了。 而且被翻譯錯誤的字也不只這一個而已,所以自己知道就好了。(而且拜翻譯的錯誤,菩提葉花草茶聽起來也遠比椴樹葉花草茶好聽多了)
你可能也會查到 Linden 在英國稱做 Lime,在北美又稱為 Basswood。但是這裡的 Lime 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萊姆,而是指椴樹。西班牙文叫做 Tilo,拉丁文叫做 Tilia。
★Tree of Lover - Linden 的品種★
Linden Tree 會發出淡淡的清香, 從菩提樹所提煉出來的精油是當作安定精神之用。正因為它有如此的效果,所以在中古世紀的時候,Linden也被女巫拿來用作催眠的道具。所以夏天在 Linden Tree 下應該會很好睡才是。
Linden Tree 非常的強壯高大,可以長到 20 ~ 40+ 公尺,壽命甚至可以到達千年(我們可能要投胎十幾次),它的葉片也是相當大又有份量,所以非常適合用來當作大面積遮蔽的行道樹。
它的品種非常多種,目前已經有發現的就有三十種左右,被拿來當作花草茶使用的是其中一種雜交種 Tilia × europaea Common Lime (它是由T. cordata [小葉椴] × T. platyphyllos[大葉椴] 雜交後的品種)
雖然 Tilo/Linden 很容易在路邊的行道樹看到,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品種都適合拿來做花草茶,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就把葉子摘下來曬乾拿來泡。
★Tree of Lover - Linden 的歷史★
Linden 菩提樹和現今的德國人(早期日耳曼人)的關連性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彼此有非常密不可分的情感交織。
在日耳曼神話中, Tilia/Linden 是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它象徵著神聖的樹木,日耳曼人會一起在菩提樹下慶祝聚會跳舞,也會在樹下進行還原正義跟和平(應該是古早時代的公審)的過程,因為他們相信聖樹能夠讓事實呈現出來。(可能跟安定精神的效果有關)
因此,既使在基督時代之後,啟蒙時代之前, Linden Tree一直是日耳曼人非常重要的的聖樹,它代表著法庭正義。 他們會前往名為 Gerichtslinde (Court Linden, Doom Linden)[菩提樹法庭] 進行法庭審理與判決。
現今在德國柏林非常有名的一條街就是稱為菩提樹下大街,德國人將 Linden Tree 視為 Tree of Lovers 情人之樹。也就是花語:夫妻之愛的由來。(可能因為約會都會約在大樹下,加上在菩提樹下約會會心平氣和,這樣就很難吵架了)
Linden Tree 菩提樹的花語:結婚 / 夫妻之愛
(如果要送情人菩提葉,那還不如直接送花草茶,還可以拿來喝。)
菩提樹跟日耳曼史詩 Nibelungenlied 也有關連,Siegfried 當他為了無敵而使用龍血沐浴的時候,有幾片 Linden Leaves 黏在他的身上,這些沒有浸血的部分變成了他的弱點。(就像阿基里斯的腳踝一樣)
無獨有偶的在早期斯拉夫神話和希臘神話中, Linden Tree 也是被視為非常神聖的樹。可以想見,在早期歐洲上古/中古時期的時候,菩提樹對於歐洲各個民族都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在精神上,文化上,甚至是傳統醫療上。
大家都很熟悉的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當他在病的最重之時,也是創作出<冬之旅>的時候,其中我們都聽過的<菩提樹>就是<冬之旅>的第五首。他感嘆自己沒有機會再見到那Linden Tree菩提樹,以致於整首曲調表現出來的風格都讓人感很哀傷。寫完這首曲子之後一年,他就過世了。
★Tree of Lover - Linden 的特性★
這個 Linden 並不是南美洲的草藥,而是歐洲的草藥。
在傳統草藥的記載上,Linden 菩提樹的花,葉,木,木炭都可以拿來當成藥用。菩提花裡含有的 Flavonols 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跟抗發炎的效果。它被用來緩解感冒,咳嗽,發燒,感染,炎症,高血壓,頭痛的症狀,以及作為利尿劑和鎮靜劑。具有安定情緒的效果,可以降低歇斯底里和焦慮症狀。
葉子被用來增加出汗降低發熱,木頭用在肝跟膽的疾病中,還有蜂窩性組織炎。經過燃燒之後製成的木炭可以用來緩解腸道疾病,以及治療水腫。
Linden 菩提葉的香氣就是來自於植物本身所含的天然精油,除了被拿來當作花草茶之外,它也被提煉為芳香精油。它也含有Tannins單寧,可以被拿來當作收斂之用。
菩提花也是養蜂人最愛的花種,因為它所生產出的蜂蜜是少數幾種可以應用在藥品跟飲料中的品種。
順道一提
International World War Peace Tree 國際世界和平樹 就是 Linden Tree 菩提樹
Reference
參考資料實在太多,不想列出來了(反正也不是論文報告)
歡迎引用,請註明來源。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0040] 啥是波爾多葉 Boldo
這是 Flickr 上 CC授權的照片
什麼是 Boldo 波爾多葉?這個問題真的難倒我了。
這個產品在進口以前從來也沒有聽過到底它是啥,要寫下它的介紹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從怎樣取它的中文翻譯名稱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為要找到跟它有關的中文文獻實在是很難。
就如同很多的南美洲特產植物一樣,雖然可以找到拉丁文學名,但是卻常常連英文翻譯都找不到,對於我這種跟西班牙文完全不熟的人真的好辛苦啊。(所以最近想想決定要去學西班牙文了)
波爾多葉的知名度並不是太高,但是並不表示它擁有的價值不高,要不然也不會有人把它做成花草茶。相反的是,它所擁有的效果反倒是相當的高。所以早期智利當地的民眾和土著將 Boldo 當作藥草來使用。
以下的資料是參考不少英文資料翻譯整合而來的,因為我看不懂西班牙文。
全部都是僅供參考,如果有翻譯錯誤的部分麻煩指正。
下面如果有寫到類似療效的部分,都是引用報告資料僅供參考而已。
波爾多葉是花草茶,它是食品,
它不是藥,它不是藥,它不是藥,它不是藥,它不是藥。
★什麼是波爾多葉★
Boldo (拉丁文學名 Peumus boldus, 特別的是在這個Penmus [Genus 屬]下,它是唯一的一種,它連兄弟姊妹都沒有)
再複習一下,科學分類 界/門/綱/目/科/屬/種
Plantae / Angiosperms / Magnoliids / Laurales / Monimiaceae / Penmus / P. boldus
波爾多(常綠灌木)主要生長於智利中部地區,也是智利特有品種植物,大約是在南緯33~40度,它生長的速度不快,大約會長到6~8公尺。
被發現之後也開始被移植到別的地方,主要是在智利,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巴西這些南美洲國家,近年也因為它特有的藥性而廣泛種植於歐洲與加拿大。(可以查到不少藥廠有生產波爾多葉的膠囊健康食品)
它的葉子相當強壯,有類似樟腦的香氣,每年的夏天12月~2月(南半球的夏天)會生產出富含水分與糖份漿果類的果實,提供了早期拓荒者(包括食人族)相當好的食物。
有趣的是它的花是有性別之分的,不是男的就是女的,而且一棵樹只有一種性別,所以如果需要繁衍下一代的話,公樹跟母樹必須要生長在一起才行。(不要問我它們是怎樣結合的)
★傳說......真的是傳說★
波爾多葉是被一個在智利的牧羊人意外發現的,
有一天突然注意到他的羊群怎麼會特別健康,而且幾乎沒有肝臟的疾病,經過搜尋之後在牧場中發現了波爾多灌木,他才知道羊群都去吃了波爾多葉子。
當這件事情廣為人知之後,當地的人就將波爾多葉拿來當作藥草,他們主要拿它來治療肝臟,腸胃,膽囊的疾病,當作利尿劑,也被用來驅除腸道內的寄生蟲。
之後的人發現波爾多葉的效果其實更多,對於失眠,風濕痛,膀胱炎,感冒,肝炎,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膽結石,耳痛也有效果。也被拿來當作食療補藥。
它所產的果實被拿來當作調味料,葉子拿來當藥草,木頭被拿來做成木炭,樹皮被拿來當作皮革,是相當高價值的經濟作物。
★關於波爾多葉的研究報告....只是引用而已★
美國 Duke 大學的 James 植物學家也針對了 Boldo 進行了研究報告。其中指出波爾多葉在傳統藥草上,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炎症,淋病,梅毒,痛風,黃疸,消化不良,風濕痛,頭傷風,和耳痛。
在巴西的傳統藥草系統中也記載了波爾多葉可以用來治療包括肝炎,肝臟充血,便秘,腹脹,頭暈,胃,腸痙攣和疼痛,膽結石,失眠,風濕痛,以及食慾不振。
在其他南美洲國家也有記載著波爾多葉用於淋病,以及肝,膽,和消化系統的的紀錄。
在德國,波爾多葉(草藥藥物)是允許用於治療輕度的腸胃痙攣和消化不良。它也被拿來緩和肝臟與膽囊問題,尤其在刺激膽汁分泌上。
在其他歐洲國家也記載可用於食慾不振與緩和胃痙攣上。
在美國的藥草系統中,波爾多業用來刺激分泌唾液,膽汁流量,以及肝臟的活動。它的主要價值是作為膽結石,肝病,膽囊疼痛的一種輔助治療。
★波爾多因 Boldine ....還是引用而已★
波爾多葉含有相當多的生物活性化學物質,至少已經有17種生物鹼已經被發現。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生物鹼被稱為 Boldine 波爾多因。
有相當多的研究已經發現 Boldine 波爾多因可以保護肝臟,刺激膽汁分泌,增加胃液分泌,並且能夠幫助消化。
在實驗室測試中也發現 Boldine 具有利尿,降低發熱,抗發炎的特性,也能夠減少多餘的尿酸。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 Boldine 具有抗發炎解痙攣的效果,以及能夠防止結腸損傷和發炎性結腸炎。
在其他的研究中發現 Boldine 在於血液中具有很強的細胞保護以及抗氧化作用,也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在2002的研究報導中指出波爾多葉對於心血管也有效果,研究人員發現它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抑制心肌力和心律。
★過量也會傷身★
就如同咖啡因對人類一樣,大量攝取波爾多因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千萬不可以將波爾多葉當作藥來使用,只能夠當作輔助食品。
當有疾病的時候,必須要尋找合格的醫生診治。
還有,有腎臟疾病的人,孕婦要避免食用波爾多葉。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會有其他問題,當然也不要喝波爾多葉。
波爾多葉可以和瑪黛茶混合成為 Boldo Yerba Mate 波爾多瑪黛茶。
立頓在南美洲也有出產 Boldo Tea。
在幾百年前,波爾多葉只是智利農場中不知名的植物,但是如今波爾多葉的價值在全世界有逐漸被世人所瞭解與使用。
(好像所有的研究報告一定要加上這句才能夠當作結尾)
參考資料
http://www.uni-graz.at/~katzer/engl/Peum_bol.html
http://www.chilebosque.cl/tree/pbold.html
http://www.arrakis.es/~jmanuel/Plantaschilenas.pdf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ldo
http://www.evitamins.com/encyclopedia/assets/nutritional-supplement/boldo/how-it-works
http://www.wisegeek.com/what-is-boldo.htm
http://www.drugs.com/npc/boldo.html
http://www.theepicentre.com/Spices/boldo.html
http://www.rain-tree.com/boldo.htm
http://www.herbco.com/p-966-boldo-leaf-cs.aspx
歡迎引用,請註明來源。
Also Post @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0039] 瑪黛茶是這樣做出來的
平常寫太多五四三都沒有留下太多有意義的資料,所以我要改過自新,要來介紹瑪黛茶的一切。
瑪黛茶的生長過程跟一般所認識的綠茶/紅茶不大相同,畢竟它們是屬於完全不同的樹種。
瑪黛茶是由 Ilex paraguariensis 的葉子所製成。
綠茶,烏龍茶跟紅茶是由 Camellia sinensis 的葉子所製成。
這兩種植物用科學分類來比較的話(域/界/門/綱/目/科/屬/種)
瑪黛茶樹
Eukarya/Plantae/Magnoliophyta/Magnoliopsida/
Aquifoliales/Aquifoliaceae/Ilex/Paraguariensis
山茶樹
Eukarya/Plantae/Magnoliophyta/Magnoliopsida/
Ericales/Theaceae/Camellia/Sinensis
這兩種植物其實一點親戚關係都沒有。
雖然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不同的綠茶茶種,但是其實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還是屬於山茶樹的分支,只是不同的變種而已。
最重要的分類其實還是葉子摘下來之後的製程,不同的過程就會產生不同的茶。
瑪黛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Blanching -> Drying -> Aging
綠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Blanching -> Rolling -> Drying
PS: 白茶不經過 Rolling 揉壓(所以形狀還是長條), 黃茶會再多一道悶黃的手續(類似做韭菜黃)
紅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Withering -> Rolling -> Fermenting -> Drying
PS: 紅茶是全發酵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 黑茶(普洱茶)是過發酵茶
以這樣約略的過程來看,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瑪黛茶跟綠茶的製作過程比較接近,同樣都是屬於『未發酵茶』。
但是瑪黛茶並沒有經過『滾壓』成球的過程,因為它並不適合做成原片。最重要的是它還需要『熟成』的處理。
而熟成的過程就會決定瑪黛茶的風味與口感,而且這個過程通常會需要花上十二個月的時間,它是相當耗時費力的。
它跟綠茶一樣都經過了 Blanching (燙青菜)的過程,可以避免它發酵,因為要是發酵的話,就不是瑪黛茶了。
然後回到了主題
瑪黛茶生長製作的過程
A
1:育苗, 2:耕種
瑪黛茶的樹種被選出來之後,會先在育苗室生長,大約六個月,直到它夠強壯之後,會移往田野的生長地點。
B
3:採收, 4:乾燥
當瑪黛茶樹長到四歲之後,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採收,之後還可以持續採收15~20年左右。
瑪黛茶的葉子會在每年的 3~10月份採收 (南半球的較為寒冷的季節),因為要摘取成熟的樹葉,所以一顆茶樹一年只會採收一次。
瑪黛茶葉子會使用大火(500度C左右)烤乾,大約數秒到數分鐘,這個過程就是 Blanching (燙青菜),藉由破壞它的方式來停止它氧化與發酵。
PS: Blanching 應該叫做殺青,但是我覺得燙青菜比較傳神
然後就會送進 100度C的環境中乾燥數個小時到一天左右,過程會使用煙燻或者純粹加熱,當然這個步驟也會造成不同的風味。
再來會經過第一次的切碎,切完的瑪黛茶葉子就稱為 Yerba Cancada。然後就包一包進行下一個步驟。
C
5:熟成, 6:磨碎
接下來就是瑪黛茶最重要的『熟成』階段,因為這個步驟會決定性的影響到這批瑪黛茶的風味,所有的瑪黛茶都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熟成,從數個月到十數個月。
所以妳/你拿到的瑪黛茶其實至少都已經為了熟成而放置了一年甚至是以上的時間(盒子上印的是包裝日期),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才會呈現出它的價值。
等到時間到了之後,就要進行包裝前的最後一個步驟,將瑪黛茶給磨碎以及混合其他的花草果粒之類的添加物。
磨碎的主因是因為南美洲人喝茶的方式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會用有濾嘴的吸管配上瑪黛茶杯來喝,原片茶葉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辦法泡茶。
這樣妳/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原裝進口的瑪黛茶茶葉全部都是磨碎的,千萬不要再用自己對於茶葉的認知來去評斷另一個世界的產物。
Camellia sinensis (TEA)和 Ilex paraguariensis (YERBA MATE)是完全不同的!
D
7: 包裝, 8: 品嚐
到了這個步驟就接近尾聲了,送進機器去包裝,然後再由他們的技師抽檢品嚐來確保上市的產品都有相同的品質。
這裡又有一些感想了。
其實自從接觸了瑪黛茶這個產品以後,真的發現了很多跟我以前認知有衝突的地方。
像是我們已經習慣去使用鋁箔袋來包裝茶葉,雖然鋁箔袋防潮防光的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它真的一點都不環保。
當我第一次拿到原裝的瑪黛茶之後才發現他們用的是環保的紙袋(表面有塑膠塗層防水),而非不環保的鋁箔袋。
如果你有注意到盒裝瑪黛茶所使用的盒子,你會發現盒子的內層其實不白,因為他們並沒有使用螢光劑去漂白。
表面的也是使用環保上光,所以不是很亮而且過一陣子就完全不亮了,並不像我們常見那種噴一層塑膠上去,永遠都很亮,但是永遠都不會爛。
能夠用紙袋的就用紙袋,像是TARAGUI 原味瑪黛茶。非得用塑膠袋的話也做的很薄,像是 TARAGUI 的調味瑪黛茶,塑膠袋就非常的薄。
他們所使用的包裝紙箱也都是回收紙箱,因為很軟很容易撞爛。
老外對於環保的觀念,而且實行的力道,真的比我們要先進很多。也許一生種茶的他們,更能體會大地賜予他們的恩惠。
其實我很討厭禮盒,尤其是收到喜餅的時候。
Also Post on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瑪黛茶的生長過程跟一般所認識的綠茶/紅茶不大相同,畢竟它們是屬於完全不同的樹種。
瑪黛茶是由 Ilex paraguariensis 的葉子所製成。
綠茶,烏龍茶跟紅茶是由 Camellia sinensis 的葉子所製成。
這兩種植物用科學分類來比較的話(域/界/門/綱/目/科/屬/種)
瑪黛茶樹
Eukarya/Plantae/Magnoliophyta/Magnoliopsida/
Aquifoliales/Aquifoliaceae/Ilex/Paraguariensis
山茶樹
Eukarya/Plantae/Magnoliophyta/Magnoliopsida/
Ericales/Theaceae/Camellia/Sinensis
這兩種植物其實一點親戚關係都沒有。
雖然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不同的綠茶茶種,但是其實在生物學上的分類都還是屬於山茶樹的分支,只是不同的變種而已。
最重要的分類其實還是葉子摘下來之後的製程,不同的過程就會產生不同的茶。
瑪黛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Blanching -> Drying -> Aging
綠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Blanching -> Rolling -> Drying
PS: 白茶不經過 Rolling 揉壓(所以形狀還是長條), 黃茶會再多一道悶黃的手續(類似做韭菜黃)
紅茶的製作過程
Fresh Leaves -> Withering -> Rolling -> Fermenting -> Drying
PS: 紅茶是全發酵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 黑茶(普洱茶)是過發酵茶
以這樣約略的過程來看,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瑪黛茶跟綠茶的製作過程比較接近,同樣都是屬於『未發酵茶』。
但是瑪黛茶並沒有經過『滾壓』成球的過程,因為它並不適合做成原片。最重要的是它還需要『熟成』的處理。
而熟成的過程就會決定瑪黛茶的風味與口感,而且這個過程通常會需要花上十二個月的時間,它是相當耗時費力的。
它跟綠茶一樣都經過了 Blanching (燙青菜)的過程,可以避免它發酵,因為要是發酵的話,就不是瑪黛茶了。
然後回到了主題
瑪黛茶生長製作的過程
A
1:育苗, 2:耕種
瑪黛茶的樹種被選出來之後,會先在育苗室生長,大約六個月,直到它夠強壯之後,會移往田野的生長地點。
B
3:採收, 4:乾燥
當瑪黛茶樹長到四歲之後,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採收,之後還可以持續採收15~20年左右。
瑪黛茶的葉子會在每年的 3~10月份採收 (南半球的較為寒冷的季節),因為要摘取成熟的樹葉,所以一顆茶樹一年只會採收一次。
瑪黛茶葉子會使用大火(500度C左右)烤乾,大約數秒到數分鐘,這個過程就是 Blanching (燙青菜),藉由破壞它的方式來停止它氧化與發酵。
PS: Blanching 應該叫做殺青,但是我覺得燙青菜比較傳神
然後就會送進 100度C的環境中乾燥數個小時到一天左右,過程會使用煙燻或者純粹加熱,當然這個步驟也會造成不同的風味。
再來會經過第一次的切碎,切完的瑪黛茶葉子就稱為 Yerba Cancada。然後就包一包進行下一個步驟。
C
5:熟成, 6:磨碎
接下來就是瑪黛茶最重要的『熟成』階段,因為這個步驟會決定性的影響到這批瑪黛茶的風味,所有的瑪黛茶都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熟成,從數個月到十數個月。
所以妳/你拿到的瑪黛茶其實至少都已經為了熟成而放置了一年甚至是以上的時間(盒子上印的是包裝日期),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才會呈現出它的價值。
等到時間到了之後,就要進行包裝前的最後一個步驟,將瑪黛茶給磨碎以及混合其他的花草果粒之類的添加物。
磨碎的主因是因為南美洲人喝茶的方式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會用有濾嘴的吸管配上瑪黛茶杯來喝,原片茶葉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辦法泡茶。
這樣妳/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原裝進口的瑪黛茶茶葉全部都是磨碎的,千萬不要再用自己對於茶葉的認知來去評斷另一個世界的產物。
Camellia sinensis (TEA)和 Ilex paraguariensis (YERBA MATE)是完全不同的!
D
7: 包裝, 8: 品嚐
到了這個步驟就接近尾聲了,送進機器去包裝,然後再由他們的技師抽檢品嚐來確保上市的產品都有相同的品質。
這裡又有一些感想了。
其實自從接觸了瑪黛茶這個產品以後,真的發現了很多跟我以前認知有衝突的地方。
像是我們已經習慣去使用鋁箔袋來包裝茶葉,雖然鋁箔袋防潮防光的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它真的一點都不環保。
當我第一次拿到原裝的瑪黛茶之後才發現他們用的是環保的紙袋(表面有塑膠塗層防水),而非不環保的鋁箔袋。
如果你有注意到盒裝瑪黛茶所使用的盒子,你會發現盒子的內層其實不白,因為他們並沒有使用螢光劑去漂白。
表面的也是使用環保上光,所以不是很亮而且過一陣子就完全不亮了,並不像我們常見那種噴一層塑膠上去,永遠都很亮,但是永遠都不會爛。
能夠用紙袋的就用紙袋,像是TARAGUI 原味瑪黛茶。非得用塑膠袋的話也做的很薄,像是 TARAGUI 的調味瑪黛茶,塑膠袋就非常的薄。
他們所使用的包裝紙箱也都是回收紙箱,因為很軟很容易撞爛。
老外對於環保的觀念,而且實行的力道,真的比我們要先進很多。也許一生種茶的他們,更能體會大地賜予他們的恩惠。
其實我很討厭禮盒,尤其是收到喜餅的時候。
Also Post on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0038] 原來瑪黛茶還能這樣泡 - 調酒食譜
以下的調酒方式是從上游廠商的網站翻譯過來的,絕對不是我亂寫的唷。
這些調酒食譜僅供參考,所有的原料跟用量都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隨意調整,
調酒後果請自己負責,萬一把別人灌醉(或者自己喝醉),然後去偷摸或者被摸,那這個狀況不包含在產品責任險裡面。尤其是達爾文的最愛 Patagonia Punch (看起來就覺得不是凡人可以喝的下去的)。
YERBA YUM
在高腳杯中先放
A: 一球香草冰淇淋 加上
B: 溫熱的瑪黛茶
一瞬間就可以喝到冰涼香濃的瑪黛茶奶昔
Yummmmmm
TUPAS’S TREAT
TUPA 是當地Guarani土著的神, 祂會對妳微笑
只要將以下原料等量混合
A: 瑪黛茶,
B: 蔓越梅汁,
C: 柳橙汁,
D: 薑汁汽水或薑汁啤酒
可再加入適量檸檬汁, 加上冰塊後倒進高腳杯, 即可上桌
PATAGONIA PUNCH
進化論之父達爾文最愛的托迪酒
A: 一杯瑪黛茶,
B: 半杯 Spanish Brandy 西班牙白蘭地,
C: 半杯 Curacao 橙皮酒
D: 半杯的黑蘭姆酒加上一整顆的檸檬擠壓出來的檸檬汁
E: 半茶匙經擠壓出來的橙花水
將所有材料混合用小火加熱,微甜又很有張力的口感,可供應四杯
MATE CHAI
A: 印度風味瑪黛茶 Chai Yerba Mate 加上
B1: 牛奶 Milk ,
B2: 或奶泡 Foam ,
B3: 或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MATE MOCHA
A: 瑪黛茶加上
B: 熱巧克力 Chocolate ,
C: 牛奶 Milk , 以及
D: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MATE MAROC
A: 瑪黛茶加上
B: Almond Syrup 杏仁糖漿,
C: 牛奶 Milk,
D: 巧克力 Chocolate,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杏仁片 Almond
MATE MUNICH
A: 草莓香草瑪黛茶加上
B: 牛奶 Milk,
C: 巧克力 Chocolate,
D: 櫻桃糖漿 Cherry Syrup,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巧克力粉 Chocolate
MATE MADRID
A: 甜橙柑橘瑪黛茶加上
B: 牛奶 Milk,
C: 巧克力 Chocolate,
D: 柳橙糖漿 Orange Syrup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磨成屑的橘子皮 Orange Rinds
IRIS MATE, IRIS CREAM MATE
A: 一杯瑪黛茶加上
B: 2~ 3匙 IRIS CREAM 愛爾蘭奶酒,
也可以再加上
C: 打發的奶油和
D: 肉桂
MATE COFFEE
A: 一杯瑪黛茶 加上
B: 一杯咖啡
MATE GREEN TEA
A: 一杯瑪黛茶 加上
B: 四分之一杯綠茶
歡迎引用,但是麻煩請著名出處。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已經在網拍出現那種把我寫的產品介紹整個COPY去用的人。雖然我不可能會去告你(妳),但是你剪貼的支離破碎,看起來不是反而變的更不專業。
Also Post on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這些調酒食譜僅供參考,所有的原料跟用量都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隨意調整,
調酒後果請自己負責,萬一把別人灌醉(或者自己喝醉),然後去偷摸或者被摸,那這個狀況不包含在產品責任險裡面。尤其是達爾文的最愛 Patagonia Punch (看起來就覺得不是凡人可以喝的下去的)。
YERBA YUM
在高腳杯中先放
A: 一球香草冰淇淋 加上
B: 溫熱的瑪黛茶
一瞬間就可以喝到冰涼香濃的瑪黛茶奶昔
Yummmmmm
TUPAS’S TREAT
TUPA 是當地Guarani土著的神, 祂會對妳微笑
只要將以下原料等量混合
A: 瑪黛茶,
B: 蔓越梅汁,
C: 柳橙汁,
D: 薑汁汽水或薑汁啤酒
可再加入適量檸檬汁, 加上冰塊後倒進高腳杯, 即可上桌
PATAGONIA PUNCH
進化論之父達爾文最愛的托迪酒
A: 一杯瑪黛茶,
B: 半杯 Spanish Brandy 西班牙白蘭地,
C: 半杯 Curacao 橙皮酒
D: 半杯的黑蘭姆酒加上一整顆的檸檬擠壓出來的檸檬汁
E: 半茶匙經擠壓出來的橙花水
將所有材料混合用小火加熱,微甜又很有張力的口感,可供應四杯
MATE CHAI
A: 印度風味瑪黛茶 Chai Yerba Mate 加上
B1: 牛奶 Milk ,
B2: 或奶泡 Foam ,
B3: 或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MATE MOCHA
A: 瑪黛茶加上
B: 熱巧克力 Chocolate ,
C: 牛奶 Milk , 以及
D: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MATE MAROC
A: 瑪黛茶加上
B: Almond Syrup 杏仁糖漿,
C: 牛奶 Milk,
D: 巧克力 Chocolate,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杏仁片 Almond
MATE MUNICH
A: 草莓香草瑪黛茶加上
B: 牛奶 Milk,
C: 巧克力 Chocolate,
D: 櫻桃糖漿 Cherry Syrup,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巧克力粉 Chocolate
MATE MADRID
A: 甜橙柑橘瑪黛茶加上
B: 牛奶 Milk,
C: 巧克力 Chocolate,
D: 柳橙糖漿 Orange Syrup
上面加上
E: 打發的奶油 Whipped Cream,
以及
F: 磨成屑的橘子皮 Orange Rinds
IRIS MATE, IRIS CREAM MATE
A: 一杯瑪黛茶加上
B: 2~ 3匙 IRIS CREAM 愛爾蘭奶酒,
也可以再加上
C: 打發的奶油和
D: 肉桂
MATE COFFEE
A: 一杯瑪黛茶 加上
B: 一杯咖啡
MATE GREEN TEA
A: 一杯瑪黛茶 加上
B: 四分之一杯綠茶
歡迎引用,但是麻煩請著名出處。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已經在網拍出現那種把我寫的產品介紹整個COPY去用的人。雖然我不可能會去告你(妳),但是你剪貼的支離破碎,看起來不是反而變的更不專業。
Also Post on
http://blog.yerbamate.tw/
http://www.wretch.cc/blog/yerbamate75
訂閱:
文章 (Atom)